01/10/2020
作者:阿黑
看到前日芝麻社推送的《法国职场出柜一文》,颇有感概。也有很多想说的话,和朋友一讨论就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那就也写一篇抛砖引玉,让讨论来得更热烈一些吧。
《职场出柜》一文中的受访者有说到,觉得出柜是一种「特权」,这非常的有趣。引发我们思考到了这怎样一种「特权」,而这个「特权」是如何「获得」的。
首先哦,我们觉得与其说这是一种「特权」不如说这是一种「资格」。怎样的人才有「资格」出柜呢?
是一定要经济独立吗?才能更好地说服别人「我可以掌控我的生活」?那底层出身的一直挣扎在生存边缘的人就失去了这种资格吗?
还是说是一定要处在一定的阶层呢?比如在所谓的法国精英公司?还是自己的朋友圈子都已经是所谓比较「精英」的人呢?那要作为工人阶层的劳动人民是不是就丧失了这个资格呢?反过来说,「出柜」这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必须做呢?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这样的「资格」呢?
那我们在讨论「资格」的时候,会不会陷入了另一种同志「规范」呢?
同志规范。
也就是说所谓一个同志,咱先把男同志女同志放在一边,就同志而言,是否我们一直有强烈的自我审查机制。比如说,作为同志,我是不是够经济独立;作为同志,我是不是有对象才能成为同志,没对象就应该好好找对象才符合不「孤独终老」的期待;作为同志,我是不是需要私生活检点拥护单偶制一生一世爱你至死不渝才可以不给“同志”添加污名等等。可能在我们的无意识里面,这已经是一种萦绕在周遭气场中无声的审查。审查让自己不得不想要去更「讨好」所谓的社会常规,做一个规范的同志,大方地出柜,给大家树立榜样。
那我们能怎么做可以抵抗这种内省化的「同志规范」呢?所谓的「不出柜就这样做自己」,「就是穷」,「就是多边恋爱」是不是就算是一种「抵抗」呢?这也算是无声抵抗这种社会期待的标准同志模式?当然在抵抗的同时,我们可能做的每一次「自我任性」都是告诉周遭的人们,我可以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不是七彩的不是绚丽的,就是乌烟瘴气,我也是我。但无论在法国还是中国,甚至是相对已经比较「开放」的美国部分地区和英国,我觉得异性恋的默认模式依然是存在的,并不存在哪比哪好很多,中国的异性恋模式让人这么的感觉压力大,其实有一部分来源正是在于私人领域被大量的侵蚀。在人情往来更少的北京上海的各大企业,也许各过各的日子的情况下,其实出柜不出柜,玻璃柜也who cares的情况是相当的。(👆此处纯属经验扯谈,欢迎抬杠👆)
另外,有一个观点也让我们思考很多,也就是「在法国感到更自由」的论述。这个说法并不罕见,在与很多法国人的交流中,也时常会被提起。「哦,那你们到法国来就是自由的怀抱了!」「哦,中国这种情况是很艰难,法国是会好一些。」种种。
听到这种话哦,总是有一种「西方拯救东方」的被殖民感,带着一种有点儿盲目自大的直男信心(此处「直男」一词为了表达幽默感,如果觉得被冒犯,请指正),让人觉得有点头大。诚然,离出生地和社会关系最紧密的国度十万八千里,这给了我们地理距离上的自由。但是,这样的「自由」再叠加作为「亚裔」的各种显性隐性歧视,叠加法国并不算太开放友好的「LGBTQ+」环境(哦,看看法国没几个出柜的名人就知道了,时尚界请别举例子,那是另一个世界)。这样的「自由」是表面上有选择性看到的「自由」还是「自由」戴着各种担忧的枷锁呢?毕竟,不管是最简单的居住权(居留)、找工作的自由度(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1.5倍smic不知道烦透了多少人)、语言障碍(双语者也可能有无法精确表达的可能,这个可能比不能用母语表达的可能性大)或是日常生活的困扰,是否是「自由」的代价呢?或是说,这个「自由」只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心理松绑呢?
最后一点,是我们不成熟的但是异常真诚的建议:请在公私场域请划清界限。
希望在工作的环境和人群都更尊重私人空间和生活。
说真的,我实在无法想通在工作场合问是否有男友/女友到底对工作有什么意义。想要增进关系,难道不能聊一下好看的电影和书籍吗?难道不能聊觉得好吃的餐馆吗?难道不能说最近的旅行吗?为什么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要在谈论一段浪漫关系的时候才能被认为是「关系突飞猛进」。尤其在工作场合。这儿引发出的一个小问题,也是一个猜想。不知在工作场合,是男性还是女性更容易被问到对象的问题。如果猜想成立,是女性更容易被问到对象的问题,那对女性独立在法国已经实现的期待也真的是雾里看花了。
好啦。其实这些都不是对上一篇的回应,而是一个展开继续说,想和大家一起来讨论。感谢之前的文章,才让人又一次组织起思路,开动脑筋,想要思考这个问题。希望讨论可以继续,争议不要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