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9/2020
作者: 大糯
受访者:W

是否在职场出柜对大部分的LGBT人士而言都是一个很难的抉择,而对于身在法国的华人LGBT人群而言,外国人的身份往往使职场出柜问题变得更加棘手。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一位近期刚入职的W,来为我们分享她的经验。
W来法国6年,高中毕业就来法国读书,目前在法工作。除了对家人以外几乎都已出柜。(“包括亲近的朋友,以及那些让我感到信任的人”)。今年9月份在COVID疫情之下,她凭一己之力签下一份CDI长期合同。在以前的实习中她更多选择的是隐藏自己的性倾向,但新份工作虽然刚入职不久,她却决定跟同事出柜。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转变呢?
“我已经很弱了,不能再给我的身份加一些特殊的东西”
-我的上一个实习在一个很“男权性质“的大公司工作,身边虽都是年轻人,但是非常的“白”。大家总在问你有没有男朋友。而我对自己职场上的信心也不是很足,加上作为一个亚洲女性,又觉得能发出的声音很弱,自身能力也不够。所以面对这些问题,我就会说“单身,没有男朋友”。别人有时候会问 :“你会不会不对男生有兴趣”,我会选择笑一笑,以不回答作为回答。
-我觉得我已经很弱了,不能再给我的身份加上些“特殊”的东西了。但这样一段经历让我觉得很不够真实,因为没有真实表露自己而导致无法与同事达到信任的状态。因为我之前的实习团队都是年轻人,我们会一起吃饭,去酒吧,我们之间会谈论彼此的私生活,但我觉得自己总是带着面具,无法以真实的自我去面对他们。所以我决定在当下的新工作中出柜。
“你有没有男朋友 ?” “我有女朋友”
-我是在今年9月初入职这份新工作的,是在一个法国公司。当别人问我:“你有没有男朋友 ?”时,我会回答说“我有女朋友”,同事会很客气的说“真可爱” (C’est mignon)。我觉得到目前为止出柜状况还行。之前在面对同事和上司时,我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别人问什么,我不想辩驳,就会默认。
出柜与否其实是一个建立自信心的过程,关键在于我在面对对方的时候有没有勇气去说。
出柜所需要的勇气就像是跟老板协商涨工资所需要的勇气一样:我就是这个样子,你能不能接受,能不能消化是你的事情。这种信心和勇气是一个需要慢慢培养的过程。我在今年找工作的时候就意识到,我必须要有这个信心,才能在法国找到工作。我就是这样的,接受与否是你的问题。
“出柜行为本身是一种特权”
-我不是白人,而且是女性,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出柜会更难。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可以出柜是一种特权。这一特权既是相对于那些没有工作和固定收入的在法华人而言,也是相对于在中国的没有脱离父权环境的华人而言。
-(我觉得)出柜与否跟我们是否是华人有很大的因素,也跟自己是否经济独立有关,对于我而言,我觉得必须要经济和心理上的独立之后才可以对父母出柜。独立是我是否出柜的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但对于法国人而言,ta们并不觉得需要获得独立或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又或者很有钱才能出柜。ta们可以坦然地说:“我就是这样“。但对于华人而言,尤其像我这样在中国长大的华人,我们会有一种”自我阉割“:即没有能力和勇气去反抗社会和原生家庭。其实就是一个内心的恐惧吧。因为在中国文化框架之下,往往有太多的权力压榨。你在很多时候是没有话语权的,你无法跟你的上司或长辈说,“我就是这样的,能不能接受是你的问题”。这是中国框架下很难实现的问题。而来到法国以后,我好像逃离了已有的框架,虽然也有权力不平等,但我觉得更加自由,去发表我的声明“我更喜欢女生“,也更容易表明立场。
(文中观点仅代表受访者,与芝麻社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