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ne Mayard
翻译:K
校对:Rrix
就像很多的超级反派一样,新的Joker也是超乎寻常的去男性化。这是好莱坞的老牌传统,这个传统有一个代号,叫做:“queer-coded villain” (酷儿符号反派)。Joker无疑是赌局的赢家:这位由杰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主演的蝙蝠侠宿敌令人可畏。但不是那些戏剧场景让人觉得可怕,而是他的外表,他的姿态。Joker缓慢地弓着背摆动着他佝偻的身体矫揉着起舞。他手舞足蹈,用他的手和他的舞蹈表达自己。
不管是庆祝暴力行为还是反思自己所遭受的屈辱,无论是独自一人在家还是在光天化日的大街上,Joker跳着舞,摆动着自己的身体,从身体的舞动中感到愉悦,并不担心社可接受与否。也许他无法表现得跟一个「男人」一样,去遵守「男性化」的指导,也许他只是单单不想要去遵守。无论如何,Joker生活在社会的常规之外,这已经是足以让人感到害怕的地方了。只有疯狂的人才会有这么酷儿的举止!
在好莱坞,最疯狂的那些反派都是去男性化的。如果舞蹈的肢体表达,加上对化妆的兴趣,对艳丽服装的品味以及对母亲的依恋,我们就会看到逐字逐句建构起来的一个术语:「同性恋」。然而,这个定义依然是隐晦的。导演托德· 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没有把同志欲望归因给Joker;相反的是,这个人物对自己的邻居有执念。
如果猜想他可能是双性恋,那么除了性取向之外,他反派的性别表达只是在机械地复制(而且是在不知不觉地)电影历史中的陈腔滥调。要知道,在好莱坞,从《惊魂记》(Psychose)中的诺曼· 贝斯(Norman Bates)到《狮子王》(The Lion King)中的刀疤(Scar),这些最疯狂的恶棍都是「去男性化」的。
这种潜在的同性恋有一个目标:比起要激发我们的想象而言,似乎更多是在扩大我们对他们的恐惧。
《惊魂记》(Psychose)中的诺曼· 贝斯(Norman Bates)
《狮子王》(The Lion King)中的刀疤(Scar)
在美国从三十年代起,这种「影射酷儿」形象就出现了。在那个时期,好莱坞的人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自由震惊了美国其他地区的人们。尤其是敢于在银幕上展现出解放的性,甚至是同性恋。例如William A Wellman指导的《翼》(Les Ailes)或是Cecile B.DeMille执导的《La signe de la croix》。
William A Wellman指导的《翼》(Les Ailes)
但是,这些作品都表现得不太顺利。对于美国其他地方的人们而言,由于同性恋男性没有遵守社会的规范和性的规范,尤其对社会正常运作有巨大威胁。好好公民把他(男同性恋)想象成一个掠夺者,企图带领尽可能多的人走向堕落。于是人们要求隐藏同性恋,以防止同性恋传播开来。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和为数不多的几起「丑闻」引起了一些家庭的不安,为了平息这种不安,好莱坞制定了行为规范,即海斯守则(Code Hays)。
潜台词游戏
从1934年起,“性倒错”比起亵渎和裸露,被禁止得更厉害。但同性恋自古就存在着,同时与性别相关的题材仍然很吸引人去表达。因此一些电影人便在这些规定旁打起了擦边球。
电影人玩起了「潜台词」的游戏:他们很少直接把「同性恋」说出来,更多是通常让观众从那些刻板印象中自行猜测。大屏幕上只允许呈现的消极同性恋形象和「去男性化」的男性。那些同志形象必须要有一种「败坏」感,才能显示出「同性恋」是错误的。由此,在恐同和自我审查的氛围中,男同志反派成了唯一允许被呈现在大屏幕上的同志形象。
在希区柯克的多部电影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子,从《惊魂记》(Psychose)到《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抑或是在《蝴蝶梦》(Rebecca)里的女管家,还有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的《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或是奥托·普莱明格的《洛拉》(Laura)。
《蝴蝶梦》(Rebecca)
随着美国社会的变革,海斯法逐渐不再适用,并于1966年被废止。但影射酷儿的反派形象却存活了下来。
直至最近,迪斯尼的反派依然大多是敏感而善于操纵人心的知识分子,例如《狮子王》(Le Roi Lion)的刀疤(Scar),《阿拉丁》(Aladin)里的贾法尔(Jafar)或是《森林王子》(The Jungle Book)中的谢利(Shere Khan)。超级英雄世界依然如此,我们尤其想到的首先是雷神(Thor)的弟弟洛基(Loki),他散发着危险的女性气质。
这些角色的共同点就是永远无法成功地传递出男性英雄气概,进入男性经典。其中重要的并不是他们的性取向,而是他们的女性气质。如果你嗅到了性别歧视的味道,那很正常。女性气质在这些电影里面被视为社会中的弱点,与那种衬托男性优越的女性「美德」背道而驰,亦与以归属于英雄而荣耀南辕北辙。
同志反派形象的完成
在LGBTQ+可见度日益提高的今日,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公开出柜为同志或双性恋的荧幕形象,其中太多是幸福且丰富的。但同志反派的幽灵依然在好莱坞徘徊,尤其是那些大制作的大片中不少影片继承了这样的传统,从而使得第一批迪士尼旗下或DC旗下的角色完成了出柜。比如《美女与野兽》(La Belle et la Bête)里面的来福(Le Fou),DC宇宙即将上映(2020年)的《猛禽小队》(Birds of Prey)中的黑面具(Black Mask)。
有的电影和电视剧为了不再继续陷入同志反派的阴影中,将同志描绘为善良的又无性的,这样一来让角色在社会上可以获得更好地接受度。是时候把ta们都解放开来了。不遵守社会的性别规范是不会对社会构成威胁的。男同志也不是疯狂的标志。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够描绘疯狂又卑鄙的男同志,毕竟,社会上什么样的人都有,但不能总是把同志和反派捆绑在一起销售。比如说非常出色的英国迷你剧《非常英国丑闻》(A Very English Scandal )中,由休·格兰特(Hugh Grant )扮演的杰瑞米·索普(Jeremy Thorpe)就是一个打算不惜一切代价让他情人闭嘴的无耻政客。《非常英国丑闻》(A Very English Scandal )休·格兰特(Hugh Grant )扮演杰瑞米·索普(Jeremy Thorpe)抑或是《政客》(The Politician)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决心要做美国总统的少年本·普拉特(Ben Platt )。这两个作品相同的地方在于,从未将角色的性取向作为角色消极性格的原因之一。我们现在特别需要的不是出于政治正确的考量,也不是好莱坞古典主义中那些消极的、道德败坏和性别模糊的人物,而是那种复杂的矛盾的同志角色。
原文链接:
译者语:
其实翻译这篇就是想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好莱坞的性别刻板构造中的酷儿反派形象。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视角去看Joker。以后芝麻社也会定期不定期的翻译/拟写一些有意思的电影文化评论,让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更多的反射棱光。